今年以來,我省進一步加強對重大項目的自然資源服務支撐。據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消息,廣東今年上報國務院的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等23個重大項目用地已全部獲批,批準面積8.41萬畝,涉及投資額2356.18億元。其中,獲批鐵路項目5個,合計202.5公里;獲批公路項目13個,合計310.85公里。
此外,省市縣三級政府共批準單獨選址項目和批次用地1142宗、面積10.69萬畝。全省共批復用海77宗,面積5.43萬畝,批準建設項目使用林地885宗,面積5.4萬畝。通過上述措施,我省推動一批重大項目依法開工建設,形成有效投資。
充分保障重大基礎設施重要產業(yè)項目等用地需求
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省市縣三級政府批準的單獨選址項目共50宗,涉及投資額953.19億元,推動穗莞深城際軌道交通琶洲支線、深圳至岑溪國家高速公路江門龍灣至共和段改擴建工程等重大項目依法開工建設。
在用海用林審批方面,國務院批準了廣東湛江巴斯夫(廣東)一體化、惠州LNG接收站項目用海2宗,面積3301.65畝;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廣州港南沙港區(qū)國際通用碼頭工程等11宗重大項目用海已上報國家審查。
在空間保障方面,廣東明確,在國土空間規(guī)劃批準生效前,建設項目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但近期確需建設的,在不占用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不違反城鄉(xiāng)規(guī)劃確定的強制性內容的前提下,可以預支使用20%的國土空間規(guī)劃新增建設用地規(guī)模,面積合計79.2萬畝,充分保障重大基礎設施、重要產業(yè)項目以及民生工程等用地規(guī)模需求。
加大指標統(tǒng)籌也是亮點之一。今年初,廣東預安排2.49萬畝用地指標供各地使用,預安排珠海等7個大型產業(yè)集聚區(qū)各1000畝指標用于起步區(qū)基礎設施建設。獲得國務院大督查土地利用計劃指標獎勵的肇慶市鼎湖區(qū)、深圳市光明區(qū),分別獲得用地指標1000畝。我省還支持各地通過“爭、掙、騰、買”四種途徑分級分類保障各類項目用地,各地通過積極處置批而未供土地和閑置土地掙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4.18萬畝。
墾造水田項目全省已動工41.75萬畝
在保障落實耕地占補平衡方面。廣東及時將2022年度5萬畝墾造水田計劃任務下達各地市,同時督促指導各地抓緊推進實施墾造水田項目選址立項、規(guī)劃設計、施工建設、驗收報備等工作,盡快形成可用的水田指標。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動工墾造水田項目共41.75萬畝,其中已完工36.73萬畝。目前全省剩余耕地數量指標約49.75萬畝、水田指標約2.78萬畝,另外剩余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tǒng)籌水田指標1.38萬畝,總體上可保障重大建設項目水田占補平衡需求,支撐重大建設項目加快落地建設。2022年繼續(xù)申請購買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tǒng)籌水田指標2.7萬畝,申請購買的請示已于6月上報國務院。
“保姆式”跟進推動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
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態(tài)勢,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通過提高重大項目組卷質量和效率,確保重大項目審批全程暢通無阻;對各地上報的用地審批案卷,實行即來即審、審完即報,需要召開會審會、論證會的,開通有項目即開的“快速通道”,確保項目用地即來即清。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還通過抓用地組卷質量,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保姆式”跟進,對需要解決的“堵點”“難點”立即召開協調會,推動重大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
提前介入指導也是提高用地審批效率的重要舉措。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全面實施重大項目自然資源查詢服務和預告制度,指導項目單位科學合理選址,最大程度避讓生態(tài)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自然保護區(qū)等限制建設區(qū)域。在項目用地紅線穩(wěn)定后,指導項目所在地自然資源部門馬上介入,15個工作日內告知項目涉及用地用海用林具體情況及辦理要求。
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廣東將強化重大項目調度和重點督辦,聚焦今年開工重大項目清單,倒排自然資源審批事項完成時限,提高審批效率;還將指導項目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開工時間,嚴格依法用地,嚴禁未批先建和邊申請、邊審批、邊施工的“三邊”工程建設。同時,進一步研究資源要素審批層面難點堵點問題,優(yōu)化合并用地審批流程,簡化用地審批材料,推動用地審批組卷質量和審批效率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