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澳大橋。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赤嶺觀日、鹿嶺朝霞、松澗流泉、金星波濤、雞山返照、岬洲煙雨、婆灣晚渡、蟹珠夜月”,在南海之濱的珠海淇澳島畔,一幅如詩如畫、空靈秀逸的“淇澳八景”奇秀畫卷徐徐展開。
淇澳島坐落于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qū)珠江口內(nèi)西側(cè),扼珠江出??谥屎恚瑬|距內(nèi)伶島13公里,北與虎門相對,南距唐家大陸1.2公里,處于穗港澳金三角中心,是珠江口伶仃洋內(nèi)最大的一個島嶼,珠海伶仃洋跨海大橋必經(jīng)之道,又被譽為“珠海十景”之一。
淇澳島山清水秀,地勢南北兩端高,中間平坦,這座23.8平方公里的海島,地質(zhì)主體是花崗巖,表層為黃沙黏土,林木覆蓋率高達90%,可謂伶仃洋上的一顆明珠。島上高山連綿起伏,椰林環(huán)繞,百米以上山峰有18座,最高主峰望赤嶺位于島東北部,四周港灣有二斜灣、關(guān)帝灣、金星灣、石井灣等九處海灣,素有“九灣十八峰”之說。
淇澳島是一座不用坐船便能抵達的海島,而連接陸地和海島的重要交通樞紐便是淇澳大橋。這座長達1267米的跨海大橋始建于1993年,于2001年竣工,歷經(jīng)8年光景,西起唐家灣鎮(zhèn)、上跨金星門水道、東至淇澳島,如此偉大的工程,巍峨聳立于浩瀚的大海之上,讓人嘆為觀止。
淇澳島集人文美、景觀美、生態(tài)美于一身,是珠三角原生態(tài)的紅樹林濕地保護區(qū)。走進紅樹林牌坊,一條在灘涂上搭建的木棧道徐徐映入眼簾,漫步其上,任海風(fēng)拂面,賞滿目蒼翠,望群鷺飛舞,觀蝦蟹嬉戲,讓人心曠神怡。
從紅樹林出來,往回走便來到了民風(fēng)古樸的淇澳村白石街,在僅2000余人居住的村子,一個刻著“白石街”石質(zhì)門樓騎跨在主要街道上。這是一條長達1000多米用花崗巖條石鋪成的小巷,歷經(jīng)近兩百年歲月的洗禮,小巷已成為島上地標景點。
島上的“沙丘遺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末期漁獵文化遺址,這里曾出土過4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和白陶文物,是廣東省境內(nèi)屈指可數(shù)的歷史年代較早的古文化遺址之一。島上還有始建于宋代的淇澳祖廟、建于明代的天后宮、清代的文昌宮等10余座古廟宇,見證著珠海先民創(chuàng)造的輝煌文明。
來到淇澳島,還要走走淇沙灣和南芒灣,在月色如水的夏夜,仰望浩瀚星空,聆聽海浪翻涌,沉浸一段靜謐時光。